ABOUT ME

-

Today
-
Yesterday
-
Total
-
  • 《Revenge》MV +《2》專輯概念觀後感
    카테고리 없음 2024. 2. 17. 02:33
    반응형

    (여자)아이들((G)I-DLE) - 'Revenge' Official Music Video
    https://youtu.be/KAymeaEyPr8?si=92ENiL9_JXwT89ST


    從一開始單純的愛歌竟然真的發MV的驚喜,到音樂留白中僅存暴力的聲響,配上女主角舒華出色的演技,層層堆疊的張力,最後在痛快復仇的齊唱中燒成一片火海。

    原本就已足夠震撼,讓人回味無窮的MV,在網友們發現牆上的線索紙上寫著穗珍的生日,更增添了一層感動與解密的趣味。

    小娟本人從第一張正規專《I NEVER DIE》開始擔任專輯的總監製,代表沒有一項東西是不經過她手的,從這個角度出發可以更全面的挖掘這隻MV的意義。

    首先從讓所有人吃驚的穗珍生日說起,這是第一次這麼直接且明確的提到穗珍,但這張印有IDLE團徽的報告書卻只有米妮、穗珍、雨琦跟舒華,四個團員的生日,卻少了薇娟跟小娟?


    還在疑惑的時候,鏡頭拉遠發現右邊還有一張,同樣印有團徽的單子,且兩張單子明顯不同,右邊這一張看不到生日的部分,但上方大大的寫著 「REASON」,如果從這個字來探究,「理由」這個字出現在歌詞一個很重要的段落「即便如此,我還是無法放棄,而這中間顯而易見的理由即是,你的痛苦是這傷疤唯一的解藥」

    假設缺少的兩個團員被寫在這張單子上,其理由可能就是,兩娟是意志最堅定想要復仇的、要給傷害他們的人好看的團員,在空窗期的那一年,這兩位團員同時也是唯二從未顯露過不安,仍然盡其所能在填補空窗期的團員,如此一來,寫在穗珍那張單子的團員,可能代表了她們對團體的徬徨。

    在此之前的 TOMBOY MV中,6顆氣球從後車廂飄走應有其象徵意義,同樣的,這次的線索釘板的左上角,有一張印有6組指紋的鑑定書,下方還有一張寫著 DENY「否認」的機密文件,是否象徵著穗珍否認霸凌的聲明?


    案發當晚 Last Easter Night 復活節的晚上,復活節象徵的不只是耶穌復活,更是耶穌被背叛、公審之後不屈服的再起。(轉述自chaoticaideul)


    收錄《TOMBOY》的專輯《I NEVER DIE》曾經有一個解析是在MV及預告中,他們身穿AC/DC樂團團徽的衣服,AC/DC這個樂團因為前團員的忽然逝世,不確定應該要放棄,還是繼續做音樂,但他們重新站了起來,並做了一首歌叫《Back in Black》的歌獻給這位團員,這首歌開頭的「秒針滴答聲」跟當時 TOMBOY 的預告異常相像,且這首歌的主歌中有一句「Forget the hearse 'Cause I NEVER DIE'」,更印證了其取自「Back in Black」中,永不放棄、重新出發,繼續前進的精神。

    然而就是這麼巧,在吉他手雨琦的房間,滿是彩色照片的牆上貼了這麼一張顯眼的黑白 AC/DC 的團徽。


    在《2》專輯的最一開始的影片預告,五個人臉上寫著 像「Two」又像過去式的我「I was」的字,穿著詭譎的全黑素衣,跳著象徵在穗珍事件發生前,過去所發行主打歌的編舞,小娟曾提到過這個編舞與概念是由她全權負責發想的。


    前面講到AC/DC的 Back in Black 是紀念死去的團員,但還沒提到的是,當時那位AC/DC團員逝世時,身上穿的也是全黑的素衣,所以才會將 Balck 黑色寫進歌詞,而女鬼孩子們的全黑預告篇名叫 ‘A Reminder:(G)I-DLE‘ 「一個提醒:(G)I-DLE」,不但是提醒,也是在緬懷已逝去的,過去(G)I-DLE。

    I was
    https://twitter.com/idlecharts/status/1745463935787303008?t=FcyIgqP7C7jcQt8eSMFLHQ&s=19

    X의 (G)I-DLE Charts님(@idlecharts)

    two5 looks like "i was" 👀 #GIDLE #여자아이들

    twitter.com

    A Reminder:
    https://twitter.com/idlecharts/status/1745471332458824007?t=q6uMbwmx8KTMv0sS1_MAMg&s=19

    X의 (G)I-DLE Charts님(@idlecharts)

    "A reminder: (G)I-DLE" A reminder to their previous eras?! 👀 #GIDLE #여자아이들

    twitter.com

    AC/DC
    https://twitter.com/Joanne1656/status/1499417485778780165?t=9y8qGLuJqkJDriw9hnpygQ&s=19

    X의 Joanne 三丁님(@Joanne1656)

    翻譯: 現在的粉絲可能太年輕不知道AC/DC,但預告的「秒針滴答聲」聽起來異常像 AC/DC 「Back in Black」這首歌的開頭。這首歌是獻給他們在歌曲發行前一年死去的主唱。這個樂團在一個(跟我們)相

    twitter.com

    Back in Black
    https://www.music-cool.tw/2021/11/acdc-back-in-black.html

    AC/DC - Back In Black:歌詞+中文翻譯

    收集許多英文歌詞、中文翻譯、影片歌曲介紹...等。不論是搖滾或抒情,還是經典老歌,都能找到你心中的悸動。

    www.music-cool.tw


    釘板上還有一張報導寫著 1 killed, 1 hurt,很容易就能聯想到,這裡被殺掉的是穗珍,受傷的則是與穗珍關係最緊密的舒華,在這個MV中,穗珍跟舒華是一體的,舒華同時代表兩個人,MV最後,雖然成功復仇後的房間已經明亮了起來,但解下繃帶的舒華/穗珍,仍然有著悲傷絕望的眼神,畢竟已經逝去的再也回不來了。


    在大火燃燒之前,舒華/穗珍低著頭無力地坐在桌子上,將手上夾著代表回憶的拍立得,同時也是雨琦在《I NEVER DIE》專輯中的收錄曲 Polaroid,還有6人的指紋鑑定書的板子給丟下,也許就代表著穗珍的退團。


    接著 Ready to burn,戲劇性留白的剪輯將施暴與反制的過程插在這個段落,交代復仇劇的原委,再次真正的 Ready to burn,舒華第二次望向鏡頭唱著 I got the 'Revenge',第一次是在歌曲的前半,在走廊上用第三視角清晰地看著事發後的現場,而後半這次,她看著不看好他們的觀眾,用一場大火將一切的不堪都燃燒殆盡。


    在《2》前當天凌晨所發佈的互動網站,不但是房子裡有凶殺現場,入口的頁面還曾經有一篇偽新聞寫著發「G團回歸辛辣的消息伴隨著爭議不斷」「獲得關注的同時,也有著反對的聲音」。當時我們還以為是在講 Wife 引起的爭議,但回過頭來看,這兩次望向鏡頭,看起來像是對那些聲音的反抗,你們就繼續看著吧,看我們如何打破你們的不看好。


    綜上所述,我感覺到的 Revenge MV 所要闡述的意義,與其說是OT6的缺一不可,不如說是延續《I NEVER DIE》永不放棄的精神及打破專輯名稱 I 加上動詞的框架,正規二輯《2》也是這兩年成功復仇的證明,而復仇成功的不只五人的 (G)I-DLE,穗珍也是。孩子們早已重新站起來並且獲得巨大的成功,重新出道滿100天的穗珍也成功重返演藝圈,雙方都已浴火重生。

    轉載請註明
    @Joann1656三丁 及 本文網址或推特網址

    반응형

    댓글